情人的眼淚: 雨來菇

我第一次見到雨來菇是在花蓮,當年我分發到光復服務時,印象中當天陰雨綿綿,一下車站看到一堆像狗屎的東西,我想這地方怎麼髒亂,經當地人解釋才知道這東西來頭不小!

雨來菇又被稱作『情人的眼淚』,其源自於阿美族的一段浪漫傳說,相傳從前有對情侶,因為戀情不受雙方父母的祝福而決定私奔,最後棲身於一片草原,

兩人相擁而泣,終因體力耗盡而雙雙辭世,後來被發現,當時兩人落下眼淚的地方,竟長出了雨來菇,因此有了『情人的眼淚』這樣浪漫的名字。

身為微生物專家,這有趣的玩意肯定需要經過一番把玩研究,發現雨來菇與苔癬植物一樣在乾燥會時會進入休眠狀態、維持活性;只要濕度達到飽和就會喚醒它。

雨來菇富含豐富B群

自然生成的雨來菇因為會吸附石頭上因此會吸收碳酸鈣,所以鈣質含量較牛奶高12倍;也會吸收土壤中的氧化鐵使鐵質質含量是木耳的145倍,

具備豐富的鐵與鈣質含量,因為不是海草所以碘含量卻相對低,加上是菌類所以富含 B群!

過去採收的時候為了有好的口感,更是安排了三道清洗程序做加強,徹底檢查雨來菇裡是否夾帶雜草、小石頭等雜質,希望將之控制在最佳狀態,達成率(乾淨程度)95%以上;

如果要依照傳統環境栽種恐怕需要耗費太多水資源,雨來菇的口感與木耳相似但更為軟嫩,又不用像木耳需使用段木來培養,因此很適合利用水耕培養技術來克服培植困境,

讓菌種能夠在更舒適的環境之下成長,並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。

但在第一批採收的時候,發現鈣與鐵含量遠低於自然界採收,可能少了鈣與鐵的來源,因此需要使用河砂及氧化鐵來營造自然的環境!

有興趣想栽種的朋友可以與我聯繫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