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岸共同面臨的挑戰:秋行軍蟲的防控之路

秋行軍蟲(學名:Spodoptera frugiperda),又稱草地貪夜蛾,是夜蛾科夜盜蛾屬的一種害蟲。自2016年首次在非洲被發現後,迅速蔓延至亞洲地區,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,成為威脅農業生產的一大挑戰。

秋行軍蟲的特性與危害

秋行軍蟲具有高度適應性與遷飛能力,每天可飛行數十公里,並以多種作物為食,特別是玉米、小麥和水稻等糧食作物。其繁殖速度驚人,雌蛾每次產卵數百顆,每年可繁殖多代。這些特性使得秋行軍蟲一旦入侵,便極難根除,對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
在中國大陸,秋行軍蟲於2018年首次在雲南被發現,並迅速蔓延至多個省市;而台灣則於2019年確認其入侵跡象,對全島農作物生產構成威脅。這一共同的挑戰要求兩岸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。

兩岸防控的相似與差異

1. 科學監測與預警
大陸依託農業科學研究機構,建立了高空燈誘和昆蟲雷達等綜合監測系統,對秋行軍蟲的遷飛路徑進行動態追蹤。台灣則透過田間誘捕器與專業觀測站,實時監控其分佈情況,並發布預警信息,指導農民採取防治措施。

2. 綜合防控技術
大陸採取“藥劑防治+生物防治”的策略,篩選高效低毒的農藥,同時引入天敵如寄生蜂進行生物控制。台灣則強調化學防治與農業防治結合,鼓勵農民採用適當輪作方式以減少蟲害風險。

3. 政策與農民培訓
兩岸均重視政策支持與基層培訓,大陸通過補貼政策降低防控成本,並開展多層次技術培訓;台灣則結合農會和地方政府,為農民提供即時技術指導,強化群防群控意識。

兩岸合作的潛力

儘管兩岸在防控技術上各有特色,但也存在廣泛合作的空間。

  1. 共享數據與經驗:兩岸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,交換監測數據、防控措施及藥劑使用效果,避免資源浪費。
  2. 聯合科研:利用兩岸農業科研力量,開展秋行軍蟲生態特性與防控技術的聯合研究,推動綠色可持續防治技術的開發。
  3. 區域防禦合作:針對秋行軍蟲跨境遷飛的特性,兩岸可共同推動區域防禦體系的構建,聯合東南亞國家形成全面防控網絡。

結語

秋行軍蟲的入侵提醒我們,農業害蟲已經成為一個跨區域、跨國界的共同挑戰。面對這一威脅,兩岸不僅需要發揮各自的優勢,更需要攜手合作,共同為區域農業安全和糧食供應穩定作出貢獻。這種合作不僅體現了對農業問題的務實態度,也有助於促進兩岸在其他領域的交流與互信,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