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病與治療: 大腸桿菌

禽病大腸桿菌病

禽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種病的總稱,包括大腸桿菌性肉芽腫、腹膜炎、輸卵管炎、臍炎、滑膜炎、氣囊炎、眼炎、卵黃性腹膜炎等疾病,對養禽業危害嚴重。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病,其特徵是引起心包炎、肝周炎、氣囊炎、腹膜炎、輸卵管炎、滑膜炎、大腸桿菌性肉芽腫和臍炎等病變。

病原

埃原氏大腸桿菌。大腸桿菌是健康畜禽腸道中的常在菌,可分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兩大類。大腸桿菌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,在衛生條件差、飼養管理不良的情況下,很容易造成此病的發生。大腸桿菌對環境的抵抗力很強,附著在糞便、土壤、雞舍的塵埃或孵化器的絨毛、碎蛋皮等的大腸桿菌能長期存活。

流行特點

各種年齡的雞(包括肉用仔雞)都可感染大腸桿菌病,發病率和死亡率受各種因素影響有所不同。不良的飼養管理、應激或併發其它病原感染都可成為大腸桿菌病的誘因。在雛雞和青年雞多呈急性敗血症,而成年雞多呈亞急性氣囊炎和多發性漿膜炎。本病感染途徑有經蛋傳染、呼吸道傳染、消化道傳染和經口傳染。

臨床症狀及治療

1. 大腸桿菌敗血症:6-10 週齡的肉雞多發,尤其在冬季發病率高,死淘率通常在5%-20%,嚴重的可達50%。雛雞在夏季也較多發,病雞精神不振,採食減少,衰弱和死亡。病雞腹部膨滿,排出黃綠色的稀便。特徵性的病變是纖維素性心包炎,氣囊混濁肥厚,有乾酪樣滲出物。肝包膜呈白色混濁,有纖維素性附著物,有時可見白色壞死斑。脾充血腫脹。

治療方案:氟苯尼考+卡巴匹林鈣

2:初生雛卵黃囊感染和臍帶炎:種蛋內的大腸桿菌來自種雞卵巢和輸卵管及蛋殼被糞便的污染。侵入種蛋內的大腸桿菌在孵化過程中進行增殖,致使孵化率降低,胚胎在孵化後期死亡,死胚增多。孵出的雛雞體弱,卵黃吸收不良,臍帶炎,排出白色、黃綠色或泥土樣的稀便。腹部膨滿,出生後2-3 天死亡,一般6 日齡過後死亡率降低下來。即使不死的雞,也是發育遲滯。死胚和死亡雛雞的卵黃膜變薄,呈黃泥水樣或混有乾酪樣顆粒狀物、臍部腫脹發炎。 4 日齡以後感染常見心包炎,其中急性死亡的病雛幾乎見不到病變。

治療方案:恩諾沙星+阿莫西林+黃芪多醣

3、卵黃性腹膜炎及輸卵管炎:腹膜炎可由氣囊炎發展而來,也可由慢性輸卵管炎引起。發生輸卵管炎時,輸卵管變薄,管內充滿惡臭幹酪樣物,阻塞輸卵管使排出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腹膜炎。

治療方案:清瘟解毒+柴胡口服液

4. 腸炎性:埃希氏大腸桿菌正常只寄生在雞的下部腸道中,但當發生飼養和管理失調,衛生條件不良,各種應激因素存在,使雞的抵抗力降低,大腸桿菌就會在上部腸道寄生,從而引起腸炎。病雞羽毛粗亂,翅膀下垂,精神委頓,腹瀉。雛雞由於腹瀉糊肛,容易與雞白痢混淆。剖檢病變,主要表現在腸道的上1/3 至1/2 腸粘膜充血、增厚、嚴重者血管破裂出血,形成出血性腸炎。

治療方案:白頭翁散+益生菌

5.大腸桿菌引起滑膜炎和關節炎,病雞跛行或呈伏臥姿勢,一個或多個腱鞘、關節發生腫大。發生大腸桿菌肉芽腫時,沿腸道和肝臟發生結節性肉芽腫,病變似結核.